Tiffany
2017-06-14近期,我国钛白粉市场价格出现1年多以来首次连续下跌走势,6月8日金红石型钛白粉华东地区平均价格已回到18450元/吨左右,较5月20日的19400元/吨下跌近1000元/吨,其中部分企业的产品市场交易价格跌幅更是已经达到2000元/吨以上,是否意味着这轮“牛市”已经结束? 中国钛白粉市场价格在2015年底绝地逢生,止跌回稳后,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合理的一轮反弹周期,是价值回归和市场杠杆的正常体现。然而,谁也没想到钛白粉市场从反弹变为了反转,进而走出一波“疯牛”行情,典型产品如金红石型钛白粉华东地区价格从2015年12月初的9800元/吨,持续攀升至2017年5月下旬的19400元/吨,每吨产品价格在18个月内涨幅达到近10000元,而与之对应的前一次19400元/吨价格行情出现在2012年6月中旬,即上轮下跌历经了42个月。有业内观察人士认为,钛白粉企业近一年多来频繁调价,且每一轮涨价的时间和金额都惊人地巧合,这应该是大企业间达成默契抱团涨价的结果,而且这一策略2016年实施效果非常明显。于是,当涨价已成为一种习惯,那么就逐步有规律可循了。
2017年以来业界对钛白粉市场价格上涨基本总结出两条规律:一是老大带领,大家跟上;二是每月一次,月底开始。
然而,时间到了2017年5月下旬,市场却反常地平静,行业期待中的“带头大哥”集结号始终没有吹响!于是,出问题了。有贸易商开始抛货,但却遇到没人接盘的窘境,正常价格不见得有人要,便宜的价格只能是越卖越便宜,价格市场越来越乱。
此后国内市场开始两级分化,一部分生产商受出货压力大的影响,部分产品价格开始暗降;另一部分生产商凭借出口和手头老订单,稳步推进生产,平稳市场价格。
国内的“带头大哥”暂时休眠,国外的业界大佬们决定扛起大旗。
此前的2016年10月初,就在中国市场钛白粉价格开始出现阶段性回落、成交价格与企业出厂报价倒挂之时,科慕公司(Chemours)及时发布了在亚太地区涨价的消息,当时无疑给国内钛白生产商吃了一颗定心丸,由此,在此后大部分涂料原材料价格回落调整的情况下,钛白粉价格却依然坚挺向上。
面对本次市场出现的疲软迹象,国际钛白粉巨头如科斯特公司(Cristal)、亨斯迈公司(Huntsman)等5月下旬首先跳出来打气,相继高调宣布6月1日起继续涨价的消息。
然而,市场并没有如预期出现好转,交易价格重心每日都在向下回落中。
没办法,科慕公司只好于6月8日出面宣布,自2017年7月1日起,其在大中国地区销售的所有规格的Ti-Pure™钛白粉价格将上调200美元/吨,特殊型号如R-960、TS-6200、TS-6300、R-105和R-108将提价300美元/吨。
这次,科慕能否再次力挽狂澜,驱动已经回头的“牛市”再次向上?
分析显示,对于目前一线大型企业来讲,他们的供货顺序主要为出口-直供-经销商。也就是说每月生产出来的货源第一选择保证出口。主流企业出口量能占其总产量比重约0%~40%,更有部分企业能占一半左右,其次就是直供终端客户,占比约在30%~40%,最后才会给经销商做销售。因此,在出口和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时,钛白企业每月生产出来的产品基本都出口或给下游工厂,有时主要经销商很难每月拿到他们的合同量,只能等待。然而,一旦出口和消费市场出现问题,一线品牌企业也只能向经销商低头。
而对于一些二三线品牌的中小型企业来说,销售压力会更大一些,出口量很难做大,基本以内销为主,加上缺乏差异化优势,企业出货难有明显竞争力。在目前整体新单量减少的情况下,中小型钛白粉企业的销售压力不断增加,虽然其表面上跟随主流企业维持报价稳定的策略,但实则在整体交易中多采取一单一谈策略,导致在市场不景气情况下,这些企业率先降价。成本方面,近期钛精矿价格大幅下滑,攀西地区38品位以上钛中矿价格在850-900元/吨(不含税)左右,46品位10钛精矿价格在1400-1650元/吨(不含税)左右,大型矿商报价在1880-1930元/吨(不含税)左右。
相比4月20日的高点,钛精矿价格跌幅已经达到21%以上。采购方多观望,市场询盘也较少,报价混乱使矿商订单量大幅度收缩,机动性较强的小型矿商因库存压力较大,出货意愿较强,所以不断拉低市场实单成交价,甚至有传1300元/吨(不含税)的少量成交记录。
而攀枝花丰源矿业46品位10钛精矿即将开产,供应端出货压力或再增大。
成本压力的下降对钛白粉生产商进一步打开降价空间将是重要支撑。